manbet本文原发于2022年5月12日出版的总第855期《瞭望东方周刊》,原题为《“云健身”火了》。
近期,“云健身”频成网络热点话题,不少民众跟随健身博主进行室内锻炼,认为“很方便”“有互动感”。在某知名健身博主的直播间,实时观看人数过百万,粉丝的互动留言在屏幕中快速滚动。
“当我生活的这个区域有疫情时,去健身房确实会有顾虑。”来自上海的程先生表示,在健身房往往需要摘下口罩,与陌生人身处一个密闭空间。
疫情发生后,健身房行业遭遇了较大冲击,外出限制及疫情聚集隐忧导致民众更少光顾健身房。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有30%-50%的健身房在疫情期间关停manbet。“今年,因疫情影响,我们健身房的团课操一直没有开。”资深健身教练、公共营养师、某健身课堂博主薛葵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与此同时,“云健身”却快速增长。2020年疫情期间,国际奥委会曾组织发起一系列线年某短视频平台运动健身视频数量同比增长134%,健身类主播涨粉同比增长208%,直播收入同比增长141%。
“由于疫情管控被隔离在家后,我的体重增长了很多,后来开始在家里跟着健身博主锻炼。”沈女士告诉本刊。近两月,个别健身博主在10天内涨粉近3000万。
“我感觉民众这两年来对健康的关注度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去年三四月份开始,我们直播间人数爆增、粉丝量也迅速增长。”薛葵觉得自己赶上了在线健身的风口。
“对于中国这么大基数的人口来说,线下健身房的费用门槛其实不低,尤其是聘请私教,属于高端费用档次。”运动康复师邱予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普通私教一节课的课时费在几百元不等,一个训练计划下来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
“云健身”则为民众提供了跟随专业教练健身的机会。每天固定时间,备好室内健身的简单设备,沈女士便跟随网络上的专业健身博主锻炼。“有几次差点放弃了,但坚持下来后,我的状态有了很好的改变,不仅把体重降到了之前的水平,还有了马甲线。”在沈女士看来,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缓解负面情绪,让人感到放松愉快。
除了综合性平台上的健身资讯,网络上还出现了专业化健身平台。“为了缓解久坐后的脊椎不适,我特地下载了一个健身App,跟着免费的课程在家锻炼。”程先生说。
“其实民众并不是不想健身,而是很久以来缺乏好的途径。互联网有偶像、专业人物带练,通过简单有趣的健身视频,民众不仅容易上手,还能获得情绪的释放。”邱予表示。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数据,20岁以上人群中不愿健身的理由中占比最高的为“没时间”,达30.6%;缺乏场地和经济限制分别占比10.8%和4.1%。而通过“云健身”,民众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手机端跟练,节约了时间、资金等成本。
凭借自己8年的健身行业从业经验,薛葵认为,线上健身或许会成为未来健身行业的主流,“健身人群在扩展manbet,一些以前没有参加过类似锻炼的人群通过‘云健身’加入,比如老年人、学生”。
不过,在最近的网络热议中manbet,也有很多民众反映“云健身”之后身体不适,甚至受伤。“我第一次练了快一个小时,感觉全身酸疼,第二天走路不自如。”沈女士说。
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脊柱微创病区主任罗小波告诉本刊:“有些健身操属于高强度间歇性训练或功能性训练,锻炼不当的话,肩、腰、膝、髋这些部位容易受伤。锻炼前一定要自我评估,做好热身和放松。”
“大小体重、锻炼时长、运动强度、动作规范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零基础、大体重的人容易受伤。大体重的人因身体脂肪和肌肉较多,如果做蹦跳类运动,膝关节、踝关节容易受伤。”薛葵建议,民众可对照自身所属身高的标准体重表,判断自己的体重水平。对于没有运动基础的人,第一次“云健身”时长应控制在30分钟以内;常规化锻炼之后,每次锻炼时长可以控制在30-50分钟;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民众可跟随博主先尝试一组动作,第二天身体无恙后,再增加强度。
“我有一次跟练没有练过的动作,扭伤了脖子。”程先生表示。薛葵强调:“因‘云健身’无法即时纠正每个人的动作,粉丝须认真聆听教练对细节的动作讲解,特别是重点讲解的部分。而且,健身受伤是有前兆的,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发现有酸疼感,就要特别注意。如果粉丝跟随博主锻炼一组动作后感觉疲累,应原地踏步休息几十秒。否则,高强度的锻炼可能带来头晕、恶心、想吐的症状。”
目前,在各互联网平台,健身博主鱼龙混杂。民众在“云健身”时,选择具有专业资质的健身博主以及专业课程跟练,有助于提升锻炼的安全性和效果。
健身只是促进健康的其中一项内容。“在健身的同时,还要保持健康的饮食、充足的睡眠,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薛葵认为,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规律性的直播,她还向粉丝分享营养膳食搭配、定制饮食方案manbet,鼓励粉丝进行21天饮食打卡。
在“云健身”蓬勃发展的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引导,遏制不良风向,督促平台加强账号管理,促进网络平台良性发展。
此外,在有关部门指引下,通过平台促进、民众参与,建立互联网的科学健身指导体系,完善健身领域的互联网内容生态,厚植民众“云健身”的网络知识土壤,引导民众形成科学健身理念。
在线打卡、训练直播、定制课程……目前“云健身”已由最初简单记录跑步运动轨迹,发展到上线跑步教程、训练计划、自营商城manbet,建立会员体系等,实现了线上运营闭环。多名受访的健身行业从业者表示,对我国健身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202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各运动项目参与人数持续提升。民众的生活方式日趋线上化,“云健身”将继续带动民众的健身热情,推动全民健身。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2021年中国健身市场规模为7866亿元,线万,而线亿,预计两者未来差距将进一步拉大。相比于欧美,我国健身会员渗透率依然有较大差距,未来市场潜力较大。
如今,线上健身已走过探索阶段,步入成长期。为大众“云健身”提供支持的互联网平台已趋于成熟,健身领域个人IP快速成长,专业平台领头羊显现。“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未来的健身行业可以通过细分人群拓展更多丰富的赛道,产品形态也会更加丰富,行业可以容纳更多的专业人士。”薛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