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bet在你健身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哪些关于「健身理念」的困惑?又是如何解决的?
这里说的困惑,并非指的是「跑步会不会把腿变粗」这样形而下的困惑,这样的困惑很多, 并不具有讨论的意义。我说的是类似于「健身的目的是什么」「健身真的能够…
Bieber被女人围着转,自己却脸丑肤黑遭嫌弃,青春永远是他人的电影、他人的话题、他人的回忆;
父母听到你进健身房后第一句话是“别练太大”,女生看了就想会不会家暴、是不是机器,旁人一概当你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相亲要车要房要薪水,亲戚过年问工作问对象,父母一句身体安否后就开始操心车房薪及工作和对象;
基友日日夜夜推塔上高地,闺蜜白天逛街美食、晚上又蹬着筷子腿去如家,老师老板一遍遍地催你做作业加班干活;
点评淘宝小鸟僵尸占领每一部手机,盘子杯子刀叉筷子和大脸配鸡汤充斥每个社交角落,连老年活动站都多过健身房;
走出生活圈,基友宅房打AI、闺蜜沿街找LV,点评找吃喝玩乐而好不容易给大脸拍出不一样的背景,别人走去洗浴城而我进了空荡的酒店健身房;
我不再做全班女生的天气预报,不做垃圾桶manbet,不做知心哥哥,不跪舔,不人好随到支付宝。
当弱者迷失在天花乱坠的欲望丛中,我主宰我的欲望,做该做的事,干想干的人。
无论是明天明年还是下个月下世纪,我都不会因虚度光阴而悔恨,我所做的事都是我的选择。
该怎么做,能让父母或身边的朋友更加关注运动和健身,认清那些健康谣言、误区?
困惑了很久,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多关心,反复说教,不时推荐些专家辟谣、科普视频。
怎样做才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健康、从健身这件事情中得到乐趣、把这个习惯融入生活、把健康生活付诸行动而不仅仅当作口号?
作为一个从200斤减到150斤左右的人来说,想说几句自己的浅见。我的健身手段从始至终是跑步,先是健身房跑,跑黄了两个健身房之后,开始户外跑。从2010年12月27号号开始跑步算起,至今跑了三年。总结起来目前常见的健身或者说跑步误区有以下几点:
2.跑步伤膝盖:从个例上讲确实有这种可能,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正确的跑步姿势、适宜的速度,不会对膝盖造成伤害;
3.大部分人跑步失败的原因是:不够慢。跑步是典型的有氧运动,有氧运动要让心率在中等强度下持续40分钟以上,很多人抱着速成、早跑完早回家的心态,上来就彪速度,最后的结果是跑个5分钟10分钟就跑不动了;
4.引申一下,何谓中等强度?中等心率就是你在跑步的时候能勉强和人讲电话(当然不提倡跑步的时候打电话、聊天、看电视)manbet,如果精确一点说要控制你的心率,常见的心率测算公式是(220-年龄)*60%-80%,得出的两个数字即为有氧运动区间,在这个心率区间的运动,消耗的才是脂肪;
5.再拔高一点,健身或者说跑步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你今天跑了多少,今晚就可以吃这个吃那个。首先减脂一定要运动和控制饮食并行;再者健身的目的其实是改变你的生活习惯。
6.再拔高一点点,跑步让我领悟到了什么?我的答案是“放弃比较”。只和自己做比较,不和任何人比:这个刚刚超过你的人,也许才出家门,而你已经跑了20公里;这个被你甩开的人,也许已经跑了30公里,而你才刚刚出家门...
关注这个问题已经有几天了,再不写点什么manbet,拖延症又要发作了。其实,我这不是回答,我也是来提问的……
我健身目标很明确,就是追求健康且长寿。目标是健康,健身只是于饮食、作息、心态、环境配合的一种手段。
2013年重新开始健身,从一开始的慢跑、骑行,到后来腰腹肌锻炼,加上合理饮食的综合效果,虽然在运动上投入的力度和时间都不大,人却减了三十斤左右,在健身房的仪器上测得:BMI体重指数:22.5,PBF体脂比15.6,基础代谢1627。
身材应该算匀称了,于是还是追求更好的体型,但因为时间精力有限,所以只是坚持做最简便易行的运动,如俯卧撑、卷腹。
随着运动状态生活模式的持续,开始追求更合理的运动方式,零零碎碎的看了一些知识,有时反而更困惑了,比如剧烈运动好还是适度运动好,有氧运动好还是无氧运动,集中锻炼好还是分散活动好……
看到的说法也有很多,而且都各有道理,总体感觉对人类自身的研究,人类目前阶段也还处于摸索阶段,许多科学研究也还不是定论。以下是我收集健身资讯的摘录,分为三大类:
权威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最好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不过此书在建议每天运动量的下限后,也没有规定运动量的上限,当然,过量运动的危害是有许多资料可佐证的。
中提到:“对于中青年人来说,要避免肌肉的萎缩,避免心血管能力的下降,比较好的锻炼方法是极限运动和有氧运动的交替。先循序渐进地快走,然后慢跑,到能够接受中速跑的时候manbet,其中加入100米左右的快跑,让自己的心跳数达到极限,然后休息几分钟,再跑一次,如此重复两三次,用其他时间做慢跑和中速跑。同样是半小时的锻炼,这样做的效果,会远远好于半小时的匀速慢跑。因为这种训练可以让心肺功能接受挑战,让我们的心脏、肺和肌肉的工作能力都有明显进步——不是维持manbet,是进步。”……“有研究发现,挑战能力的运动能让身体增加生长激素的分泌数量,并减少骨质疏松的危险。生长激素分泌量的上升,是真正意义上的恢复年轻。”
则提到:“……样本是来自哥本哈根的5106位年龄介于21至90岁的自行车运动爱好者。研究人员发现,在男性自行车爱好者中,比起低运动强度的自行车手,中等强度的自行车手能多活2.9岁,高强度的自行车手则能多活5.3岁。这表明,剧烈运动对长寿有一定帮助。”……“舒诺尔博士建议,人们应该每天至少进行一次自己能接受的最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快速骑自行车或者跑步上下班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则新闻的问题是没有说明“剧烈运动”的标准,到底达到怎样的幅度、心率算剧烈运动呢)
更是用统计数据确认:“在单位体重消耗的卡路里总量一致的情况下,类似跑步、跳绳等短时间高强度的锻炼比散步、悠闲骑行等长时间温和的锻炼方法更有益于健康”。“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等机构建议每周至少进行进行150分钟温和锻炼,或75分钟高强度锻炼。”
中最后提到:“下一步是要确定在一天的时间里,起来活动一下的最佳方式是什么。是频繁而短暂的活动好,还是不那么频繁、时间较长的活动更好?”
的视频似乎恰好做了解答——“丹•比诺与他的研究团队研究了世界上被称为“蓝区”的地方。在这些特殊地方,老年人能活到创纪录的年龄并且仍然保持活力四射。”
视频最后列举了九种使得这些老年人年过一百的普通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第一条就是:“他们谁都不运动,至少是我们认为的运动方式,但他们在生活中有惯常性的体力活动项目(比如日常的起居走动、打扫 工作 都是亲力亲为 不依靠高科技) 他们享受这些事情的时候,常常步行,这被证明是防止认知降低的唯一方法。”
最近听过一个健康学方面教授的讲座,关于运动,他的推荐是适度有氧运动,不要过于剧烈而负债——负氧债,问他无氧运动可不可以做,说身体条件好的情况下适度做些无氧运动。这几天看好又看到这篇文章“如何预防久坐伤身?”
所以再看了这么些理念有些冲突的资讯后,现阶段,我给自己的定的运动模式是:每周达到五次半小时到45分钟的中度运动(在运动中应该保持怎样的心率还在研究),然后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保持一种常动的状态,坐45分钟,起来拉伸一下,运动一下。有时候不能保证那么长的运动时间,就分散进行,比如上班快走15分钟,下班快走15分钟。
目前还有个纠结的问题,鉴于本人的体脂比已是15,从健康角度来看,锻炼出更多的肌肉好,还是保持适度的脂肪好?
我腰腹部脂肪多,虽然已经瘦了三十斤,但要看出6块腹肌的锻炼效果,似乎还得继续降体重,但是我不会单纯为了好看而去锻炼,从健康且长寿的角度来看,无氧运动是否也存在一些弊端?不是以健身为职业也不是以健身为爱好的人,在体脂比已经比较适中的情况下,还有必要做无氧运动吗?怎么样的幅度比较适宜?
(这么关注长寿的人,其实还是个中青年啦,不想死太早,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快,想尽量延长健康的身体状况,看看人类世界到底会发展到如何的地步,当然也想享受到科技飞速发展后的更多前所未有的新体验)